袁迎春:之前我们针对《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几章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交流,那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深入阅读学习,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来谈谈自己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注意的方面。 陆晓绒:我们要认识到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成人常常会因为“孩子还小,他不懂”这样的想法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尊重孩子,不要成为孩子的“童年阴影”,并当孩子处于心理困难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顾晓迪: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老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丁莉:是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3-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顾丽亚:正如丁老师所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持续性、不能只注重短期效果。 曹艳梅: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觉得教师还可以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在平时与家长普及幼儿心理健康的知识,同时同时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正确性。 朱颜玉茹:幼儿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需要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时日常生活中一件平平无奇的事情,对于成人来说微不足道,不成问题,但优势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好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关注孩子的日常,遇到问题及时疏导。 章萍:幼儿的心理教育可以让幼儿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引导幼儿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允许幼儿进行发泄。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增加经验,接受教训,丰富阅历。 俞炜:幼儿的情绪发展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比较常见的问题,比如情绪障碍方面。 龚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涉及到环境的适应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学习困难的教育。我们在一日生活环境中也可以创设一个美化、教育化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陆晓绒: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涉及比较广,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需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在园的各项活动之中,环境具有隐含的教育价值,创设一个美化、教育化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朱颜玉茹:要注重儿童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其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核心内容,家庭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环境,要重视“家园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