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幼教中心体制下课程协同统筹与创新开发的实践研究》 |
课题类别 |
苏州市“十三五”规划立项 |
立项编号 |
192003187 |
出席对象 |
丁瑜、袁迎春、顾晓迪、俞炜、陆晓绒、丁莉、朱颜玉茹、顾丽亚、曹艳梅、顾晓迪、章萍、龚懿 |
地点 |
朝阳幼儿园 |
时间 |
2023年3月20日 下午 |
研究主题 |
观摩《点点点》二次教学活动 |
所要解决问题 |
1. 根据前期修改的教案,二上《点点点》。 2. 根据点点点活动的二稿,梳理对话教学的组织策略 |
研究方法 |
集中讨论法、行动研究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观摩《点点点》二次教学活动 ㈠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PPT,引出话题 师:之前小朋友们和点点点一起做过游戏,今天老师把小黄点请来了,跟他打个招呼吧。 ㈡颜色初体验,初步感知红黄蓝三色 1.认识三原色 师:还记得怎么召唤小黄点的朋友们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幼指着小黄点说变变变) 师:看看我们请来了什么颜色的点点? (幼:红、黄、蓝) 师:是的,红色、黄色和蓝色,是三原色,现在他们要请出他们更多的朋友了。 2.欣赏有大有小的点点 师:瞧,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有大有小) 师总结:原来点点有大有小看起来会很美。 3.欣赏有疏有密有相交的点点 师:还记得咒语吗?准备好,他们又要变了哦。 (幼:变变变) 师:看一看他们美吗?你觉得美在哪里? 师小结:原来点点有疏有密看起来会很美,拥抱在一起的点点会变成不同的颜色,五彩缤纷的也很美。 4.个别操作:将点点变大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小圆点,但是他们太小了,谁有好办法把他们变大? (幼:转圈圈、用力) 师:请你来试一试,老师还请来了音乐朋友,音乐停了,点点不变了哦。 (幼儿上前跟着音乐示范) 师:原来转个圆圈舞小点点就变大了,接下来老师要把点点变得更大点,看看发生了什么? (幼:颜色变了) 师:看看他们拥抱的地方变成什么颜色了? 师小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拥抱在一起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5.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变出小点点了,一个工具宝宝只能蘸一种颜色,如果你想要变出其他颜色的点点,请跟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工具宝宝哦,他们已经在桌子上等你们了,快去把他们变出来吧。 ㈢展示 ⒈展示四副作品 师:说说看,你喜欢哪一副作品,为什么? 师总结:原来点点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的拥抱在一起变出各种颜色会很美。 ⒉将点点衬在蘑菇、裙子等镂空图下面。 师:瞧,点点跑到哪里去了?生活中藏着许多点点的秘密,看,点点还跑到哪里去了? (幼:杯子上) 师:五颜六色的点点在杯子上,让杯子变得很美。 (幼:衣服上) 师:整整齐齐排列的点点再衣服上,看起来很美。 (幼:画) 3. 师:还有一些画家也喜欢让点点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上,让他们的作品看起来很美,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点点的秘密,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二、交流美术欣赏活动评价量表 三、修改《点点点》教案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美术活动也要提炼幼儿的语言,不要重复幼儿说过的话,如:“我觉得这个点点五彩缤纷的很美”,老师可以提炼出幼儿通过颜色来欣赏的,或者换一个好听的词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等等。 画家的画不够丰富,除了将点点组成动物的画非常吸引幼儿,吴冠中的点画也很有意境,可以适当地给予幼儿欣赏。 环节的连接性不够,在说完原来点点有大有小看起来会很美后,可以直接出示画着很多小点点的纸:“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小点点,这个点点它也想要变大,谁有好办法?”幼儿说出办法后,再加入音乐的元素,增加要求,提高难度,让幼儿能跟着音乐将点点变大。这样两个环节有联系性,能够及时帮助幼儿梳理前环节,为后期音乐的插入丰富经验。 |
物化成果 |
《点点点》教案三稿 |
以教促研 以研促进
为继续推进幼儿园课题活动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质量,探寻对话教学的最佳路径。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课题组于2023年3月22日,在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朝阳幼儿园进行了美术欣赏活动的二次观摩,并对对话教学的组织策略进行梳理。
活动中,执教教师立足前期优化的教案,对《点点点》活动进行二次展示,孩子们在执教教师的鼓励下自由想象、随心创作,大胆感受不同点点的美。活动后,课题组成员利用评价量表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反馈,同时对活动中运用到的组织策略进行了梳理。丁老师肯定了老师们认真的专业态度与扎实的专业能力,建议在美术活动中也要提炼幼儿的语言,鼓励老师们基于对话原理这个问题生长点,在课题研究中聚于微,求于真,教与研齐行,学与思并进,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相信课题组的成员们能够带着对课题研究的思考,继续深耕学前教育的沃土,且研且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