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中心课题 > 正文

(4.研究成果)《幼教中心体制下课程协同统筹与创新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作者: 时间:2023-08-10 点击数:

“重叠分散”到“协同创新”

——《幼教中心体制下课程协同统筹与创新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编号192003187    太仓市艺幼教中心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教中心为区域独创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至今已有10年历史。在多年的发展中,实现了对下辖幼儿园人、财、物、工作绩效进行统一管理,对下辖各园的办学目标、队伍培养、保教质量、规章制度等也发挥着引领与督导作用。但是在课程建设统筹共享中的作用体现还不够,还有很多有待研究和改进的空间。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已走在了自主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科学的幼儿园课程观和课程建设观指引下,从自身园情出发,自主开发建设符合政策、体现地域文化、适宜于儿童发展的园本课程是摆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过程中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中心内各园在提升办园水平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开题论证情况

2019年5月28日上午,艺禾幼教中心在朝阳幼儿园举行了苏州市“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集束开题论证会。论证会上,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王七林副主任、科研处严乃超主任、倪夙敏老师、张雪老师对课题进行了论证。专家们对本课题选题视角、研究方案给予充分肯定:价值较高、实践性强、特色鲜明,既体现了中心层面对幼儿园课程的统筹管理,凸显区域学前管理特点与需要,也体现了幼儿园从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方向与追求。并提出如下论证建议:

第一,把握原则:着眼目标、立足现实、协同开发、完整呈现。

⑴围绕中心的办学特色和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开展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园本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⑵立足中心、幼儿现有的课程基础和资源条件。对原有课程的完善、特色活动的放大与提质,新内容的开发运用。

⑶对中心内外在课程管理与创新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优化,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实现集优高效。

⑷要将研究过程中特别是课程的规划、方案、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成效、方法不断总结、提炼。

第二,进一步架构研究路径与思路。

⑴基于中心课程开发,基于中心特色建设的内容选择与开发,基于下辖园课程实践的移植运用与拓展。

⑵要用系统性、关联性的、整合性的思路开展研究。建立“原点思维”:立足课题主阵地、要把握“儿童立场”的核心。

第三,进一步修改课题方案。

3.针对论证建议进行的调整修改

第一,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研究。特别是有关“课程统筹”和“创新开发”方面的研究设计。

第二,重点思考“课程统筹”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⑴围绕中心办学目标,思考需要统筹、开发什么?对课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尤其是课程整体的规范性、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流程要做整体前置思考。

⑵对艺术幼教中心现有课程统筹机制、特色课程基础等现状做进一步调查。

三、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本课题着力通过“追根溯源—项目驱动—智慧生成”三大步骤,基于幼教中心下各园共同的发展愿景,打破园本课程建设的园所界限,进行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优化与共享,组织各园教师共同开发既适合所有幼儿发展需要的又独具园所特色的园本课程。通过行政推动、园际自由合作等途径促进园本课程均衡发展,互帮互助、共享资源,最终实现各校的互促共生、互利共赢。课题研究方案提出努力实现“三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强化一个组织——中心推进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建设一支队伍——满足课程研发和课程开展的教师队伍;构建一个课程“资源包”——集园所特色形成的“菜单式”课程框架

(一)追根溯源:科学调研,课题的奠基行动

科学调研是制定园本课程方案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通过科学分析和理性解释幼教中心体制下各园的课程建设经验、优势特点、面临的困境等客观情况,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课程方案做充分的准备。借助 SWOT(强势、弱点、机遇、威胁)分析法,幼教中心围绕着内部成员已有的课程建设基础、学生的课程需求和师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制定、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管理与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形成园本课程建设方案。通过调研发现以下问题:⒈幼儿园课程建设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当前中心、园所和教师尚未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导致园所间“单打独斗”和“各自为政”现象突显,优质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共享。

⒉幼儿园课程建设缺乏有效的能力培育。园部行政课程领导力引领性不足,课程建设合作共建机制薄弱,课程建设专业指导力量不足。

㈡项目驱动:创新行动,课题的实践探究

课题组以“真实趣美”特色课程项目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的创新机制,有效回应了各园课程建设的现实需求,实现中心内资源共享。

⒈完善组织管理, 突出问题导向

⑴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成立三个团体小组:一是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主要由成立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园长等人员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制定园本课程发展蓝图,统筹中心内课程资源,为课程建设提供行政支持和财力补充,落实课程专项研究经费的及时拨付,协调课程建设中各部门的配合,组织课程开发研讨会、汇报交流会以及督促各部门课程建设工作的按时完成;二是校本课程建设专家团,主要由高等科研院校的课程专家、教研室的研究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等校本课程专业研究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宣传和推广课程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应用于中心内各园=,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课程建设共同体,主要由中心主任、园长、课程建设经验丰富的教师、“自愿、认同”园本课程的社区人员和学生家长代表等组成,主要负责策划各个课程建设的交流活动,组织学校间开展课程计划和工作总结研讨会,制作课程学校网站,为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校发展搭建平台,实现校际之间的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⑵把准问题与需求,加强培训学习。

收集整理园本课程实施的意见与评价,梳理主要问题,找准项目研究的切入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通过访谈、调研了解教师实施中的问题主要:

①新教师太多,对幼儿经验、对现有课程内容不熟悉。

②对幼儿园周边课程资源有效纳入课程的意思和能力不够。

③课程审议的有效性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中心及幼儿园两级开展多元而有针对的培训学习,提升课程意识和理念。

①加强对新教师专业素养,尤其是课程实践能力的加速培训。通过现场观摩教学、提供成熟案例视频学习、组织研讨等方式,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课程内容,提升实践能力。

②指导各园以幼儿园周边资源对切入点,通过课题研究、项目研究等方式加强学习研讨,提升对周边课程资源的运用。

③通过“组长论坛”等平台提升园部、组长等各层面教师的课程审议能力。例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就围绕“疫情”组织中心内全体组长开展相关主题的审议,也不断利用网络开展各类学习,如《评估指南》导向下的资源建设与课程审议浸入式研修系列活动。

④扎根实践,科研融合,扎实推进。本课题每月确保开展1次课题研究推进活动,活动通过开展课题理论学习、观摩课题研究课、分享交流课题工作推进经验、部署下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等环节,有序推进课题研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活动采用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方式开展,通过理论学习、主题研讨、技能培训等,通过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等交流、总结、反思推广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⑴指导各园立足课题研究,加强课程创新开发实践。目前中心各园分别以:《学习场论视野下的幼儿美术课程优化建构》《基于艺术同构的幼儿绘本教学实践研究》《利于幼儿艺术经验建构的地方性美育资源开发研究》《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科探课程开发的研究》四个课题,开展特色课程的建设,在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提升教师优化课程实践能力。

下文略……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扬州路58号

联系电话:0512-53583696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