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中心课题 > 正文

(4.研究成果)学校课程发展特征与幼儿园发展园本课程面临问题的

作者: 时间:2023-08-10 点击数:

学校课程发展特征与幼儿园发展园本课程面临问题的

文献研究报告

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课题组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培养和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所幼儿园得以正常运行的“健康心脏,”是3至6岁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科学、专业的保育和教育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已走在了自主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改革的过程中收获了经验与成果,也凸显了不足与问题。本地区、本中心的园本课程实践也面临相同现状。因此,回到课程本着、把握课程发展特征,分析园本课程面临的问题,能对区域、中心的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课程   课程发展特征  园本课程问题

课程是什么?随着教育哲学与价值观多元化的呈现以及各时代与社会中不同教育目的诉求的影响,课程定义众说纷纭。有学者对课程的定义概括为“课程是科目的总和;课程是一种预期的、有意图的学习结果;课程是一种计划;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获得的学习经验”。此四种定义中的前三种偏向把课程视为静态、固定的概念,而第四种定义——“课程即经验”将课程的多元性、持续变化与发展的特性包括在内,更符合当前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

发展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和核心,相关研究的经验和共识为本研究提供了支撑,而对园本课程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把握,也能使得本课题研究中能避免或突破、解决。总体而言,对“课程发展特征”和“发展园本课程问题”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研究。

一、关于:学校课程发展特征

广义的“课程发展”是指课程发展的完整课程,包含课程设计、实施及再回头修正课程所经历的各阶级(课程设计阶段、课程发展阶段、课程评价阶段等),是循环性的演进过程。狭义的“课程发展”着重课程要素“目的、内容、方法与评价”的选择与组织。以下关于“学校课程发展特征”兼具两者含义。

1.课程发展是不可避免且必需的

现代社会变迁快速大量知识不停的推陈出新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改变家庭形态的变化、疏离与焦虑的社会现象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课程的目的目标和内容也都随之不断的改变,使得学习方式也需多元化,课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科目与分门别类的知识而已,课程必须要以社会脉络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需要而修改,需不断的反映前进需要更新知识,才能使得学习者在了解与处理变动社会中的议题后,得到应对不断变动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因此课程发展是必须且不可避免的。

2.课程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逐渐改变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之一,会因为社会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课程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当然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变化。例如受到计算机互联网发展影响,当前课程发展便将互联网的应用纳入,发展出远程视频教学的教育方式,以及重视资源与知识收集和选择的课程内容等。又如在全球化的社会中,课程发展会更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全球环保教育以及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教育,除此之外当代的哲学思潮,心理学理论和政治经济格局等,也会影响当代的课程发展,因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

3.课程发展是系统化的,涉及的范围是全面而广泛的

课程发展应该全面考虑,并且建立一套有计划的程序,也就是课程发展的模式。

课程的范围包括许多的部分,发展课程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注意到某一学科能力和重点的学习,而要以广泛全面宏观的角度来整合每一部分的课程,从广泛的角度来看课程发展,则其可能不只是直接影响到课程纲领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教育对象的学习、家长参与,同时也可能会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

4.课程发展是从现有的课程出发,在脉络中发展

课程不应该突然的大幅度改变,课程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已有的课程基础之上,必然应因其发展脉络进行改变。国际上新兴的知名幼儿园课程: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方案、美国高瞻课程、澳大利亚“现代教育方案”、比利时体验教育课程等;国内如浙江安吉、上海、南京等不同区域和幼儿园的课程都在螺旋式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5.课程发展是一项合作性的团体活动,需要众人的参与,也唯有所有参与者产生改变时,课程才有可能有所改变

课程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项主要的变革都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不能只有课程专家教师小组或是教育人员工作独立完成,从校长,主任,教师,学生,甚至包括家长和小区人员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是改变的媒介,大家共同参与,影响着课程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远景,同时参与者也受到发展过程的影响,唯有课程改革所涉及的人,尤其是校长教师和家长,对课程的改变或改革有同感,认同改变的方向与做法,否则课程的改变或改革是不会成功的。

6.课程发展依循的是相关且合理的教育原理

课程发展过程中,任何改变都应该依循相关而合理的教育原理,对于课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应该基于方案的教育效果的证据,而非参与者的喜好,且应经过一段适应期才决定解决方案,而不是由专家提出后直接推动执行,应该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改变,而不是以边走边修不断尝试错误,不断修改的方式去做课程发展的工作。

7.课程发展基本上是选择与决策的过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推动课程发展的策略都是必须的

课程计划者在发展课程的过程当中,需要在许多事情上做选择。自上而下的策略,一直由学校的领导者来推动和带领课程发展,自下而上则是由班级教师,或者与学生一起发展课程,进而带动整个学校的课程发展。

下文略……

参考文献:


《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简楚瑛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

《论校长的课程统筹》上海师范大学丁念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项目校本课程决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880086的研究成果之一)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刘勇志《新课程研究》2017.10

《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简楚瑛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扬州路58号

联系电话:0512-53583696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