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量表解读与观课 ⒈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 ⒉现场观摩集体教学活动 小班语言《多彩的梦》倪萍 二、说课及议课 ⒈说明活动设计意图 倪萍:《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人人都经常会做梦,谈论起来更贴近幼儿生活。《彩色的梦》这首诗歌内容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一首非常清新、优美的儿童诗歌。《指南》提出“给幼儿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韵律,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诗歌以梦为出发点,描述了小草、白云等与颜色之间的关系,描绘出一派美好的画面。通过小朋友丰富多彩的梦境,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⒉活动反思 ⑴小结性的语言应该再提升一下,我稍微有些简略带过了,幼儿可能还没有听清楚诗歌句式。 ⑵完整欣赏诗歌的次数较少,如果在幼儿说的不流利的时候适时引导。 ⑶展板送达美梦后,可以直接利用展板演示,请孩子站到前面边说边表演,全身动一动,孩子会更有参与感。 ⒊交流研讨 朱:活动目标建议调整为: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2.发挥想象,初步尝试用“xx爱做梦,梦是xx的”进行创编,体验诗歌的优美意境。 曹:本次活动环节上基本流畅,幼儿在观察图片时认真,通过自制挂图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孩子眼球,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梦中的情景。 周:仿编绘画的时间较长,且合作仿编对于目前的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困难,可以出示放到延伸活动中。 袁:仿编前可以出示几个实物,如农场的紫苏、小花,引导幼儿先根据诗歌句式初步仿编,在延伸活动时作画前,明确操作要求,活动前幼儿提前熟悉了写生板的使用方法。 丁:为了更自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诗歌的优美意境,活动可以在农场内展开,考虑到幼儿在半开放的户外环境中可能容易注意力分散,制作展示卡,引导幼儿集中欣赏小草、云朵、小朋友梦的特点。 周:可以创设更为温馨、舒适的活动氛围,提供蒲垫,师幼选择舒适的坐姿坐在蒲垫上,解放孩子们的身体,放松地投入到情境中。 沙:教师的回应还需要结合孩子的回答灵活调整,当幼儿猜测云朵的梦是白色的或者是其他颜色时,可以请幼儿说一说理由,通过对比,引导幼儿理解做的梦不同,所以梦的颜色不同。 周:后续可以加个延伸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创造想象,仿编诗歌。师:还有谁也爱做梦,它的梦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轻轻靠在小朋友身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陆:可以三角铁敲一下,慢慢睁开眼睛,“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画笔和画纸,一组的小朋友合作,也来编一首好听的诗歌吧。”请你们先把梦画下来,再和一组上的小伙伴说一说,最后,按照顺序夹在展板上。 周:然后分组展示朗诵诗歌:把仿编后的诗歌完整的朗诵一遍,哪一组小朋友愿意先来分享你们的诗歌?引导幼儿大胆展示。 小结:通过一节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它本身也是幼儿发展的内容,或者说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早期语言教育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教会孩子会读会写会识字,这些任务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他们会一直在完成这些发展任务,学前教育阶段并不着急做这些。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教会孩子借助语言发展自己,用语言去思考,去表征,逐渐从外部控制转向内部控制,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