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炼幼教中心体制下课程协同统筹与创新开发的优势 丁瑜:根据前期专家的意见,我们要思考幼教中心体制下课程协同统筹与创新开发优势是什么,并进行提炼。大家思考下,说一下想法。 陆晓绒:中心体制下对下辖幼儿园的统一管理优势,立足于下辖五所幼儿园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相对优质、均衡的基础,积极开展中心内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建设,改变原有的单一幼儿园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合作、共享、互补等方式,使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各位教师都得到长足的进步,也促进了中心下辖五所幼儿园的均衡发展和优化发展,产生“1+1>2"的实效。 顾晓迪: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均衡发展。中心下辖的几所幼儿园有4所均为省优质园,组织开展特色研修活动,在邀专家指导、园本特色展示、园本研修、课程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 顾丽亚:研修资源共享。基于中心下辖各园扎实的园本研修组织能力,也为了进一步锻炼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教科研理念,中心创设了园际的“园本研修观摩展示活动”,每学期由下辖的一所幼儿园承办,全体教师参与观摩。每次的研修展示以“提出问题——讨论研究(理论的充实)——实践证明——总结提升”这样清晰的思路,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使教师们在参与式的氛围中,能主动合作、积极探究,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使她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俞玮:研修平台共享。中心创设了“青蓝讲堂”、“组长论坛”、“教师艺术坊”等研修和岗位练兵平台,为中心全体教师互动研修,共享优经验、新理念创造机会。如“相约星期二”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传统阵地,而“青蓝讲堂”则是老教师传经送宝的舞台。通过同伴互助研修,教师们都能够在学习借鉴中分享经验,反思解惑。 曹艳梅:立足常态问题,开展交流互动。教师的各类研修活动是一种“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培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研修的起点,而研修的归宿,是问题的最终解决。可见,共同体研修内容立足常态工作,是提高研修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梳理其他成果 袁迎春:大家觉得我们的研究还有哪些成果呢? 章萍:我们探索了人力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环境资源等,整理出了资源库,这是非常重要的成果。 龚懿:老师们的提升也很大,积累了助推幼儿艺术经验建构的美育资源开发路径和策略。 丁莉:我们还结合课题优化了园本课程。课程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内容,如艺术角、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班本课程等等。 朱颜玉茹:我觉得最重要的幼儿获得的发展。他们的品质的培养、能力等确实在提升。 沙一:在进行《《幼教中心体制下课程协同统筹与创新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有了很多的成果和收获,达成了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时预设的目标。 三、商议课题中期工作 袁迎春:课题计划马上要进行中期汇报了,因此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论文集的制作,中期汇报报告的优化,以及课题研究课的完善。对于课题研究课,大家有什么想法?我预设的内容是大班美术《夜幕下的太仓》,大家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 顾丽亚:可以前期让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夜幕下的太仓的美景,把视频、图片资料运用在活动中。 丁莉:可以收集一些优质的摄影摄像作品,让幼儿欣赏夜幕下太仓的美。 曹艳梅:创作部分可以先油画棒画,再刷深色颜料做背景,营造夜幕中的感觉。 陆晓绒:课题组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试一下,在观摩研讨中让活动更优质。 理论学习 ⒈学习《谈幼教中心背景下多元化的校本研修》 ⒉交流学习的感想 顾丽亚:文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文中下属两个幼儿园整合原有优势,以教师发展为本,在营造氛围、管理落实、组织形式、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依托多元化的研修模式,为教师个体经验交流、同伴专业互助、专家理论引领搭建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中心内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朱颜玉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校长和教师对校本研修的正确认识、对教育理想和教育科学规律的追求和不懈的研究。因此,学校首先确立了“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校本研修导向机制和校园研修文化。让教师明确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方向,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研修活动中去,引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