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本培训 > 2023年度 > 实践体验课程 > 正文

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课程案例交流”简报

作者: 时间:2023-08-10 点击数:

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课程案例交流”简报

 

活动时间:2023年6月29日

聚焦课程 互学共长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关注课程中的儿童发展,更好地引导教师总结、反思、梳理课程实践成果,提升教师课程案例构建能力,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工作,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于2023年6月29日上午组织开展线上课程案例交流活动。活动由中心业务主任丁瑜老师主持,下辖五所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和全体空班教师参与活动。

首先,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案例交流的流程,四位老师进行了课程案例分享,各位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追随幼儿的兴趣,以问题为导向,支持和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究、深度体验,积极引导幼儿反思调整、帮助幼儿梳理回顾过程中的关键经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万和路幼儿园小5班曹旭晨老师分享了课程案例《万和小日子——泥巴日》。

从爱自然、喜探究、乐表达、会生活的目标出发,基于儿童视角,“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以“泥巴日”课程项目为例探索与实践幼儿园“小日子”课程,通过了解、观察、分析项目活动中儿童与“泥巴日”课程的互动、表现和反馈等情况,探索了如何在幼儿园中创设有趣、有意义、有启示性的课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县府街幼儿园大3班黄思羽老师分享了课程案例《萌娃创业记——“快递”一个故事给你》。

基于幼儿对真实生活中快递的感知、理解与体验,在主题活动背景下自然生成的游戏内容。教师赋予幼儿游戏的选择权、支配权和决定权,使游戏更加尊重和满足幼儿的意愿、兴趣、关注点和需要。充分相信和信任幼儿,对幼儿的困惑不急于解答,对幼儿遇到的困难不忙于帮助,给予幼儿 充分讨论、尝试、质疑、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幼儿从单纯享受快递游戏的乐趣,逐渐到通过快递向身边的人传递爱、表达爱,增进了社会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南园幼儿园大4班史文静老师分享课程案例《一场旗袍的邂逅》。

通过欣赏、交流发现旗袍的主要特征以及发展史,初步了解苏派旗袍,感受苏派旗袍带来的江南水乡文化欣赏与苏派旗袍链接的苏州园林,在欣赏与实践体验中感受到苏派旗袍与园林相得益彰的东方美。让幼儿置身于古典园林中感受与表现旗袍、园林、评弹结合的美与江南水乡的柔情。提升了幼儿的艺术审美与表现能力,了解江南水乡文化,感受到自己家乡的美,从而坚定了文化自信。

 

艺禾幼儿园大4班褚妍玲老师分享课程案例《我是小主播》。

在大班主题背景“变化的太仓”,主题目标中提到“在对太仓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能用绘画、歌唱、语言等不同方式展示太仓、表现太仓”“体验我是太仓小主人的自豪。”通过多形式的活动,孩子对太仓有了一个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指南》对大班幼儿指出“用有序、连贯、清楚的语言”“常见的形容词来描述”,可见大班是幼儿分享欲表达欲增长的关键期。基于幼儿的分享欲,正值幼儿园“我是故事小主播”的活动,孩子们都纷纷想做故事主播。其实除了故事,身边有趣的人、事、物都是值得来播报的,于是我们与孩子展开了一场主播之旅。

然后,各位老师从课程的价值、如何优化课程、如何支持幼儿游戏、怎样有效促进深度探究等方面进行了额交流、研讨和分享,实现了互学共长。

 

 

接着,各园业务园长就今天分享的课程案例做出了总结并给出建议,课程的坚实是基于儿童为主题,课程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最后,主持人丁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为幼儿创造独立思考、相互对话的机会;回头梳理时,要思考实施过程中目标体系是否关注孩子当下的发展,是否结合主题实施、目标开发挖掘;要利用好资源,尤其不能忽视“人”的资源的重要价值;以及最重要的是课程实施中有无关注深度学习的思考

通过本次课程案例交流活动,老师们经过思维的碰撞与交流,相信能更加明晰如何立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支持儿童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扬州路58号

联系电话:0512-53583696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