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深入学习、贯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进一步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从真实问题入手,立足幼儿全面发展,以“二级”研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三维”调研机制,促进保教落质效;以“四类”教研活动,促进园本课程建设与执行;以“基地”助推科研,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努力为师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空间、做好支持和服务。
二、工作目标
⒈项目引领,优化研训管理,促进教师德能双发展
⒉基于问题,重实践抓成效,促进教研机制的完善、与科研融合的优化落实
⒊教科研一体,规范过程管理,促进各级课题研究的深入
⒋互联共研,聚焦资源利用,促进教研一体化实践深入
三、重点工作
(一)项目引领,优化研训管理,促进教师德能双发展
本学期将以“创新创优”项目为抓手,在中心党支部的引领下落实各项培训工作。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问题,培养“德、能双亮”团队和“促动师型”教师。实践中不断优化理论学习策略,完善师资研训机制。
对标规划,明晰需求,助推骨干培养。针对中心内骨干教师占比偏低问题,本学期将有针对的做好“助力骨干成长”工作。主要做好“五个一”:做好一次排摸:排查出接近校级、市级骨干申报要求的种子教师;组织一次学习:解读校、市级骨干晋升文件,帮助教师对标找差,明确发展需求;制定一份规划:教师拟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组织一次展评:为教师提供校级公开课、评优课的执教机会,主题为“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完成一个任务:种子教师要承担校级、市级的公开展示活动。
项目引领,按需选培,促进多元发展。本续期将继续开展“四有好教师之禾育工程项目”,着力做好“五个班”的培训落实,凸显按需选班、扬长补短、拔优培干的培训方向。青禾班围绕“聊四史”增强青年教师党性修养,树立良好师风形象。名师班将开展展示课和讲座活动,做好自我提升的同时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青干班带好一个团队,实践中梳理管理经验,做好一次校际管理工作经验交流。骨干班依托“组长论坛”研讨提升专业和管理能力。培优班将继续以每月1次的评率推进,根据期初调查结果制定培训计划,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发展需求。
一坛一营,分层推进,促进专业成长。基于中心青年教师占比高这一现状,将继续抓好“组长论坛”“青教营”这两个研训平台。⑴组长论坛:中心内教研组、备课组组长参与,将以“聚焦课程审议,推进课程开发、实施的研讨”为主题的系列教研,以学习研讨、现场观摩、案例梳理交流等方式推进,逐步提升教研和审议的组织管理能力。⑵青教营:上岗3年内的青年教师,研训目的包含两个方面:做好个人职业规划,站稳岗、站好岗,努力成为一名称职的幼教人。主要举措有:做好一次调查,了解教师发展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师徒结对安排,落实一对一专人指导;完成2次半日观摩,听师父的半日活动组织,深入了解班级管理方法策略;做好一个系列研修:对标《评估指南》的精神要求,反思班级管理工作,以促进青年教师班级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完成一次园内汇报课。
同时将加强幼儿园层面的工作室管理,以“不浪费老师时间”为活动准则。⑴审议好学期工作室计划,让每位工作室成员参与论证,确保计划能够满足大家需要、符合工作实际。⑵聘请骨干教师,结合阶段研讨主题,邀请骨干教师参与指导跟进。⑶推进一个系列学习研讨主题。⑷开展一次成果汇报。(中心组织,各工作室做好准备)
螺旋推进,重视运用,促进进阶阅读提效。本学期的进阶阅读工作将强调以下两点:⑴学以致用。执行学习——实践——反思——学习的螺旋循环模式,让理论支撑教育行为,让教育行为诠释所学理论,并形成教育随笔或教育故事。 ⑵有问必学。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教学科研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书目、学习资料的推荐,并结合教研、审议等活动做好推进。 ⑶有思有享。将开展中心层面的“阅读分享会”,以展示阅读笔记、心得、随笔、教育故事、分析进阶阅读推进案例等方式,来促进园与园、组与组之间的经验分享,引发教师对理论学习的重视。中心推荐必读书目有,教师:《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观察的艺术》,行政:《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幼儿发展评价》,幼儿园根据实际需要可做调整,书目选择紧扣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研究内容。
㈡互联共研,聚焦资源利用,促进教研一体化实践深入
为充分用好各类共建资源,优化师资培训,完善园本课程建设和教科研融合,本学期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目标引领。期初将与共同体成员单位协商,确定本学期的活动目标和预设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在目标引领下组织开展共建活动,提升活动实效。
2.融合推进。将共建活动的目标与中心、幼儿园内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整合统筹,将目标要求渗透其中,让成员们能在实践后来参与研讨、立足教学实际和幼儿发展来参与研讨、基于问题或经验来参与研讨,以便充分发挥共建活动的互联共研价值,推进教学研究“落地”。
(三)教科研一体,规范过程管理,促进各级课题研究的深入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实践出发回归实践。结合上学期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如下:
1.加强培训,做好“十四五”课题申报工作。将聘请市教科室专家,为教师们作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看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了解论文撰写的方法和要点,激发参与、申报课题的内驱力。将做好艺禾、朝阳、万和路三园的“十四五”课题申报工作,以及教师个人的市级、校级“十四五”课题的申报。
2.加强管理,做好校级科研与考核工作。 将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科研工作要求,以月为单位,对中心内的各类课题做好每月的检查考核,以检促指导、以检促整改。进一步规范网站上传要求,确保每个课题上传资料及时、规范、有质量。
3.加强合作,做好“科研基地”各项工作。一方面配合市教科室,梳理本学期工作重点和活动安排,在开展活动后做好资料、视频影像的整理和新闻宣传。另一方面借助基地这一平台,在研讨中进一步规范、优化中心内的教科研管理机制,促进教学、科研有效融合,切实提升日常保教质量。
4.做好教研融合,切实推进课程建设。以园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教研与科研融合,要进一步规范以下三个要点:①都要指向保教工作中的真问题、真需要。②都要重视教研的沉浸、持续,为实践服务。③都要做好教科研设计与梳理提炼,突出“有准备、有碰撞、有实效”。每一次教研方案要包括:问题来源分析、研讨材料收集、参与者围绕教研的前期准备(实践、专题学习等)、本次教研目标、教研环节设计、主持人主要提问等。教研中要人人参与、记录要突出核心观点(不要记流水账),提炼共识等。同时,依托科研与项目加强课程统筹管理。
㈣加强研训,打造科研人员队伍的梯队
中心科研条线人员要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继续以“七个一”工程(订好一份科研计划、开展一次科教融合活动、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做好一次科研讲座、主持或核心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带好一个学术团队、推荐或提炼一批研究成果)为抓手,开展自我学习和引领服务。业务主任、业务园长兼管科研,并担任了课题研究的主持人,要突出引领、服务作用,本人要有与课题高度相关的论文发表或获奖。
高度关注并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心内骨干教师资源,通过外出学习、科研培训、专题讲座、课堂展示、课题研究、跨校指导等多样化平台,强化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质量提升助力。
㈤梳理提炼,为教师搭建多元化成果交流平台
一是加大成果推荐与推广力度。积极组织校本论文竞赛,搭建科研成果发布与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挑选优质论文参加上级部门评选。继续做好“陶研”、“五四杯”、“教海探航”、“管理论文”等各类论文竞赛,力争取得更高获奖率,出现更多精品。
二是积极做好《太仓教育》荐稿工作。结合日常研究实践,积极动笔,按要求高质量的完成每学期的稿件报送。
通过科研知识的普及和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改变科研态度,树立科研意识。通过参与课题,引领更多教师了解研究对象,明确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的指导,引领更多教师掌握科研方法,关注研究过程;通过专项培训和活动推进,引领更多教师学会理实结合和科研提炼;通过集中发布,引领教师生共享科研成果,推广科研经验。
四、每月工作计划
二、三月份:
1.做好学期开学工作
2.完成中心、幼儿园教育科研、培训等工作计划(第一周)
3.课题活动“真实趣美”艺术幼教中心课程体系架构再梳理
4.太仓教育组稿
5.组织燃狄学习和推荐
6.做好网站课题月检
四月份:
1.开展中心内教科研会议
2.开展理论学习和课题组活动“幼教中心课程资源库建设与使用的实践研究”
3.参加区域项目活动
4.组织燃狄学习和推荐
5.做好网站课题月检
五月份:
1.完成一个科研讲座
2.开展课程调研
3.组织燃狄学习和推荐
4.参加区域项目活动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投稿
6.组织课题活动“幼教中心课程实施方案优化调整”
7.做好网站课题月检
六月份:
⒈科研论文统计
⒉完成七个一总结
⒊课题组结束工作会议
⒋完成课题阶段总结和科研工作总结
5.做好网站课题月检
2023年2月